10分钟内快速回电
说到近期什么电影最火
那肯定是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
的科幻电影《头号玩家》啦
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未来的科幻世界
2045年网络高速发展
人们沉迷于VR(虚拟现实)游戏《绿洲》
借助游戏逃离现实世界
《绿洲》创始人临终前宣布
在《绿洲》里设置了三个彩蛋
他的亿万身家将留给最先发现
它隐藏的三个彩蛋的玩家
男主以及一众游戏玩家
踏上了游戏世界里的寻宝之路
当然这部电影除了许多动漫、
游戏与电影的彩蛋之外
还有许多对于未来世界设想
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
《头号玩家》里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“科技彩蛋”
VR头盔在电影里有极为高频的出场:《绿洲》游戏玩家自然不在话下,男主在贫民窟戴VR,街头市民头戴VR沉浸其中,剧中大反派自己也玩,他所处的游戏公司还会培养“彩蛋猎人”或奴役游戏玩家,以便尽快发现游戏彩蛋,收获财富,走上人生巅峰。
与之相比,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,VR头盔并没有如此大受欢迎。主要痛点有两个:缺乏优质的VR内容;硬件缺陷造成VR头盔带来的眩晕感,让用户体验VR设备的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,这两点影响了我们体验VR。
2045年的《头号玩家》世界里,VR内容变得丰富多彩,我们可以从《绿洲》里呈现的世界窥知一二。另外,能让众多玩家痴迷并且长久在线,这也说明了VR硬件解决了屏幕延迟、刷新率等问题,低延迟与高刷新率会使游戏画面更加更加细腻顺畅,视觉眩晕也将变得不那么明显。
电影一开场,就有无人机送披萨到贫民窟的画面。反派用无人机绑定炸弹实现定点爆炸,无人机搭载智能摄像头在闹市区进行精准人脸识别与图像识别。
电影中小巧的无人机,在现实世界里的电池续航可能不会超过30分钟,还会受天气影响造成续航缩水。30分钟一来一回,无论是送外卖、还是运炸弹或者监视追踪,都有中途没电从空中掉落的风险。
因此,《头号玩家》里无人机能这么厉害地表现,应该是锂电池技术产生了重大突破,小体积里续航极大提升,或者更具优势的新型电池问世了。
VR头盔带来的视觉“欺骗”让玩家大脑沉浸于虚拟世界中,但头部以下的身体还不能直观感受VR世界带来的碰撞与激情。于是《头号玩家》里男主一收获金币,就给自己购买了一套可以穿在身上的皮肤装备,它能给置身于游戏的玩家带来同步的身体感受。
比如与虚拟世界的女友跳舞,再比如,与敌人单挑时,被对方打中,相应的身体部位则会出现疼痛的感觉。如果是被无数子弹击中呢……无法想象玩家为何如此自虐,或许就是为了追求真正的身临其境?
现实世界中,已有柔软的、可穿戴的电子皮肤出现,它是一层薄膜,能佩戴在人或机器身上,利用传感技术,向人与机器反馈信息。
应用于人身上的电子皮肤,和人的皮肤一样,具有感觉与触觉,它的的价值之一是在医疗领域,比如使佩戴义肢的人恢复感觉。
未来,电子皮肤还将助力智能机器人,使其可以它获知环境信息,又具备机械灵活性。
VR领域,也有科学家在研究允许用户隔空操纵虚拟对象的电子皮肤,这项功能和电影里的并不一致,但通过交互的创新,同样可以提升人们在虚拟世界的体验。
电影中最重要的 VR 设备之一就是触感手套,而这样的交互方式在现实中已有雏形。最近,Oculus VR 的两项专利在网上曝光,都与 VR 触感手套有关,在 VR 世界触摸物体时提供力的反馈,让体验更真实。这两个专利实际上在 2016 年就已经提交,2017 年 2 月,扎克伯格还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露出过手套的原型,但直到最近,专利信息才在网上曝光。借着《头号玩家》的热度,VR 技术的未来前景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。
专利中提到的触感手套上加入了类似人体肌腱的组件(Tendons),沿着手背延伸到手指,手套还带有一个驱动马达,用于控制肌腱运动。当佩戴者触摸 VR 世界的虚拟物体时,手套背部的肌腱会产生与人体相反的阻力,以模仿触摸物体的感觉。比如在 VR 世界里进行触摸按钮的操作,体验到的就不只是视觉、听觉,还有触摸反馈。
《头号玩家》里的玩家握枪,男女主角跳舞时的身体接触,都需要触感手套的支持,才能模拟真实的触感。不过从 Oculus VR 的专利图来看,手套的肌腱并没有应用于每个手指,这可能是由于技术限制,所以只应用了经常进行点击操作的拇指和食指,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能和电影中相比。
《头号玩家》火了
在另一方面
或许也激励了VR行业的进步
毕竟这样的生活方式
还是值得期待的
它给我们展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
——全民 VR 时代
图片:网络(权侵删)
看完还是不懂?输入您的问题 >>